□本报记者孟向东本报通讯员王娟左力
“去年这个时候,我带小孙子出去玩把他弄丢了。要不是村综治监控平台帮忙,我咋给娃们交代呀。”说起这事儿,唐河县毕店镇老店村的左新爱至今仍觉得有些后怕。
找不到孙子的左新爱赶紧向老店村综治中心求助,中心网格员一边查看视频监控,一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孩童走失信息,很快找回了走失孩子。
“这得益于‘雪亮工程’的实施,它不仅调动了群众参加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也把治安防控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筑牢了治安防控的篱笆。”11月6日,在省委政法委组织的全省“雪亮工程”建设推进现场会上,毕店镇党委书记杨先锋向记者介绍,“雪亮工程”犹如在各村和交通要道安装了一双双雪亮的“眼睛”,通过一张“网”守护着一方平安。
作为拥有150万人口、2500多平方公里的人口地域大县,唐河县矛盾隐患多发、治安状况复杂,加之基层警力不足,特别是传统技防手段滞后,曾导致公众安全感指数一度连续下滑。2015年,唐河县的综治评价指标一度跌落至全省后三十位。为破解难题,唐河县自2016年起开始打造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为重点,集城市管理、治安综治、便民服务、社会治理于一体的“雪亮工程”数字化智慧平台。
走进600多平方米的唐河县综治中心,60块55寸高清液晶显示屏即时“站岗值守”。“人过人留影、车过车留痕”的实时画面来自唐河县前端布控的7623个各类高清视频监控,基本上实现了主要道路关键点无遗漏,城镇乡村道路交叉点无死角,人员密集区域无盲点。
“不仅是治安问题,在城市管理中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居民只要通过我们的公众平台反映问题,我们就能通过智慧平台进一步追踪、服务,尽快解决。”综治中心“智慧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久前,一位市民通过唐河县“平安家”微信公众号反映北京大道与新春路交叉口有一处井盖破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平台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调度人员,22分钟完成修复并将结果反馈给市民。“平安家”微信公众号是该县为了让全民参与共享“雪亮工程”而开发的“网格员APP”,通过该应用软件,打通了老百姓和“雪亮工程”平台互动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唐河县已建成县级“雪亮工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1个,公安视频监控共享平台1个,乡镇服务管理平台22个,村级平台166个,部门联网平台12个。“平安家”等应用软件运行以来,关注人数达到10万余人,反映事件1万余件,确认有效2800件,已全部交办处理到位。
“雪亮工程”的实施让唐河县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日益攀升,今年上半年,该县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又分别提升37和16个位次,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