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三门峡讯:“这好日子呀,还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技术干出来的!”6月20日,在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街道东坡村,村民曹保平正忙着泥瓦工作,大汗淋漓,谈到近年的生活变化,曹保平由衷地说道。

今年44岁的曹保平是东坡村人,夫妻俩没有技术,只能靠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两个孩子上学花费大,家庭经济常常入不敷出,后被纳入到建档立卡扶贫户。为帮扶曹保平一家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会兴街道党委政府和东坡村“三委”等曾先后多次到曹保平家宣讲帮扶政策,与曹保平夫妻俩谈心,与他们一同分析致贫原因。
缺资金、缺技术……怎么办? 2017年,曹保平决定参加全区组织的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学习电焊技术。聪明好学的他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并以过硬的本领收到用工企业的认可,月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外出承包电焊工程时,还带动三名贫困群众一起学习电焊技术,增收致富。
曹保平爱人宁小燕,也积极学习了农家菜烹调技术及餐饮管理知识,并在家门口的东坡园内实现就业。2018年被聘任为东坡园餐饮领班,月收入3000元。


如今,曹保平一家早已摘掉了贫困帽,他和妻子两人还成了村民争相学习的榜样。
“缺技术,政府免费提供培训,还发放补贴。我们必须好好干,为村里经济发展做一份自己的贡献。”曹保平说。(通讯员张玉)
(责任编辑: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