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平顶山讯:(孙苗苗 通讯员 赵贝贝)12月5日上午,在邓李乡丁杨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该村第一书记吴军伟联系了县法院法官来村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法院的工作人员随时都可以来给孩子们宣讲法制教育课,老师和孩子们都很期待。”吴军伟说。
今年46岁的吴军伟是县法院政治处副主任,去年5月,他被派驻到邓李乡丁杨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及时转变角色,严格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调研、座谈活动,把群众的需求当成自己的任务,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高效推进各项精准扶贫工作。

去年5月28日是吴军伟驻村的第一天。一入村,他就听到村头巷尾的议论声:“收割机还没找来呢,天气预报说,过几天有雨呢……”
村里2000多亩小麦到了成熟期,还没有联系到收割机,群众非常焦急。吴军伟来不及收拾行李,当晚就和村干部一起四处联系收割机。直到凌晨一点,他带着3台联合收割机回到村里,连夜作业,不到3天时间,全村小麦收割完毕。
丁杨村距县城20公里,辖3个自然村,全村521户1972人,其中贫困户37户81人。全村耕地267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村民的经济来源多为外出打工、种地和家庭养殖。
吴军伟深知,建强基层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程。因村两委班子不齐,丁杨村一度被认定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以后,吴军伟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成立“整改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增选1名村委委员,他本人担任村党支部委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完成全体党员“一编三定”工作,每月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年终进行绩效考评;借助“主题党日”“远程教育学习”等平台,全力抓好全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全面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吴军伟说。

由党员干部带头,该村成立了60余人的“党群志愿服务队”,定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治理村中脏、乱、差现象……63岁的老党员屈松安就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大喇叭只要一喊,我带着扫帚、铁锹就出门了,还得召集街坊四邻都去,村里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屈松安说,去年12月,村里搞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他们在吴军伟的带领下,清运垃圾、修补路面、砌筑道牙、栽种绿化树、安装路灯……忙得不亦乐乎。最后,丁杨村作为邓李乡观摩点入围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观摩点,受到一致好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坚强的基层党组织保障了丁杨村各项工作走在全乡前列。去年,邓李乡“安居工程、危房拆除现场会”在丁杨村召开,全乡32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学习丁杨村的经验。
“村里的大事要参与指导,贫困群众的小事更要放在心里。”驻村伊始,吴军伟就这样要求自己。
吴军伟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帮他们排忧解难。当走访贫困户吴国俊时,他发现该户家里电线乱扯,电风扇、电饭锅等电器摆放凌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吴国俊单身一人,存在智力障碍,根本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吴军伟当即协调电工入户,为吴国俊重新布线,并加装漏电保护器,做到防患于未然。
“天冷了,你这羊圈得再封闭一下啊。”
“吴书记,瞧这大风天,你还专门跑过来,你就放心吧。”
12月4日,吴军伟又来到贫困户张国忠家,了解他入冬后的生产生活情况,顺便为他带来几件冬衣和一床棉被。

“如果不是吴书记,我现在还提不起精神养羊呢。”提起吴军伟,张国忠满是感激。今年49岁的张国忠,以前是养鸡专业户,去年因经营不善损失近4万元,无力还债,意志消沉。了解情况后,吴军伟多次找他交流谈心,帮助他恢复信心。同时,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将张国忠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帮他申请1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发展养殖业。如今,张国忠养了15只羊,再次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积极劳作,生活稳定。
吴军伟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活动。去年11月5日,他联系市美年大健康体验中心和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到丁杨村开展义诊活动,群众连连称赞。
为提升村民素质,培育文明新风,吴军伟协助村三委,每周四定期组织开展“新时代农民夜校”讲座,宣讲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传授致富技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活动16期。吴军伟还帮助村里成立了20人的舞蹈鼓乐队,为他们买来乐器和音响。“现在,吃罢晚饭广场上就热闹起来,打麻将、说闲话的找不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民说。
乡风文明、安定团结,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今,丁杨村正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已流转土地200亩,一部分种上了高筋小麦,一部分预留打算种优质花生。
“我们还要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把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吴军伟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