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三门峡讯一群人一条心,再苦再累也愿意,流调准、送检快,接力生命不放弃。疫情监测流调、实验送检检测、污染现场消杀,1月31日我来到湖滨区疾控中心认识了这些词、结识了一群人。
时间:上午8:12 坐标:湖滨区疾控中心办公室
一个穿红棉袄的小伙疾步走在门前,说:“苏主任,报告批了,我现在就出发到郑州去拉应急防护物资了”。苏新霞副主任边答应边告诉我,“他是咱们的司机郭强,现在应急防护物资紧缺,我们协调了好多天,终于给郑州厂家说好了一批,但是现在不发货,我们只能自己去拉,郑州不让外地的车进入,只能去给人家好好说说,不知道行不行”。
话刚落地,进来一个瘦瘦高高的中年男子嘴里嘟囔着,“冻死了,冻死了”,我问道:“您是……怎么了?”他说:“我是咱高庙卫生院的,刚从高速路口值班回来,来打印个汇报表,冷啊,冻死人了”,我说:“咱发的有帐篷,棉衣啊”,“有啊,咱们湖滨区用的是红外线仪器扫描体温,怕机器有个啥闪失影响工作,帐篷给仪器用了,咱们的工作人员,从晚上12点到早上8点露天站着迎检,穿俩军大衣也冷啊!哈哈哈哈!”于是,整个办公室一片笑声。

时间:上午8:31;坐标:湖滨区疾控中心疫情监测流调组办公室
我进屋的时候,陈欣科长正在跟市疾控中心通话“我们会再跟灵宝疾控中心联系,挂了电话就联系,然后立刻上报”,看着陈欣科长一个接一个电话不停,我就坐在了一个正盯着笔记本电脑的姑娘旁边。她叫姚春艳,一个四岁娃的妈妈,肚子里还带着个7个月的二宝,她告诉我:“我们有个专业的大疫情网,需要每个小时查看一次,24小时不间断,如果收到预警信息,同时收到医院上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卡片,则要求两个小时之内处理预警信息并且审核卡片,这些我们一般十分钟就处理好了,下来就是流调,流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提前和医院医生沟通好后,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然后到可疑人员所在的医院病房,就一些信息进行现场询问,为以后的排查做准备,回来之后把各种信息完善好,上报系统,这一个完整的程序就走完了。”
这时稍稍闲下来的陈欣科长补充道:“卡片我们可以审,如果家庭现住址不是湖滨区的但是在市区医院住院这类情况,预警信息就得要当地处理,所以刚才你也听见我在和灵宝疾控中心进行沟通的情况,因为可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还在灵宝当地。我还想说的一点是,做好防护真的很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也许就是以后的确诊病例,保护好自己其实就是保护大家,否则一人传染,整个疾控中心就瘫痪了”。

时间:上午9:30;坐标:湖滨区疾控中心现场消杀室
现场消杀室是疾控中心院子的一间小平房,推门进去看见穿着防护服的两个背影,她们是李霞和董玉琪,一个52岁一个24岁,她们正在把含95%的酒精稀释为含75%酒精的消毒液,并灌装到小喷壶、中型喷壶、大型喷雾器中,旁边站着一米八五高大健硕的秦盾,他今年26岁,是名退伍军人,由于这身体优势,他不但要消杀还负责司机工作和重物搬运工作。大的喷雾器大概有40斤,女的来操作还真是有困难,但现在人手不够,忙起来就不论男女了。空闲聊,小董说:“非典的时候都没什么印象,现在我的同学不是在医院就是跟医院相关的单位工作,我们这些90后也算派上用场了”,李霞说起了秦盾,“这秦盾真是个好娃,媳妇还在家坐月子呢,这一天从早上来,中午回不去,一呆就是一天,甚至晚上还得再来,没有一句怨言”,这么个大高个扭过脸,背着我们,一声不吭,我想,他对家人心里也是愧疚的。
时间:上午10:10;坐标:湖滨区疾控中心大会议室
疾控中心主任李粉妮:“现在我区有一些别的地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还是比较危险的,他们需要医学观察,现在根据指挥部的指示,统一安排在XX宾馆,我们需要派人,不分男女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量体温,观察14天。同时,今天之内对宾馆内外进行现场消杀。苏主任安排,会议结束”。

时间:上午10:30;坐标:试验检测实验室
“你确定要跟我们一起去?今天的标本在两个地方,而且有个还挺可疑的”张欣问道,我说:“去”。她又说道:“那行,我们边穿防护服边给你讲讲。首先,我们送检用的运输箱是符合WHO的A类传染性标本的UN2814,再者就是根据省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中,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我们采取的防护设备,包括: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为了你的安全起见,你也必须和我们一样。咱们穿好了,叫上秦盾就出发吧”。
时间:上午11:05;坐标:市第二人民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拎着运输箱刚走到市二院楼梯口,遇见三个往外出的人,他们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们说:“穿成这样好吓人啊”,苏玉朋赶紧说:“不吓人,不吓人,很安全的”。到治疗区后,护士已经在门口,在这里的半污染区,我们要取5个标本,为了保证标本的安全有效,苏玉朋和张欣又另外准备了5个袋子分装后装进运输箱,下楼,对运输箱及运送人员全面消毒,接着奔赴第二个取样点三门峡市中心医院ICU病房,取样完成后,样本直接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由于检测人员的防护级别高,防护物资又紧缺,所以每天各县市的所有样本送齐后才能统一检测,返还运输箱,结果也会在当天通知各疾控中心。等待的期间,各县市的疾控人也不闲着,一直在交流疫情的应对情况,真的是丝毫不知道疲惫。
时间:下午2:00;坐标:湖滨区疾控中心值班室
拿着运输箱回来后,送检人员要进行自身的污染现场消杀,但最重要是的将运输箱放进生物安全柜做二次消毒,并整理完成,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一上午的工作,此刻稍稍放松,同志们在值班室,开启了各种口味的泡面餐,加上火腿、鸡蛋也算是高配了。还有爱心企业提供的水果,真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他们就是这么知足、容易满足。
时间:下午3:16;坐标:试验检测实验室
饭后已经三点,在实验室刚坐下,苏玉朋的声音就从外面传进来,“疟疾、疟疾,估计待会儿还得去取样,患者是三个月前从非洲回来的,现在还发烧,在市中心医院,真是凑热闹啊!关键患者有流行病学史,就怕跟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关了”,张欣说:“你跟医院沟通一下,这次的推片、干燥、染色他们来做吧,咱们待会儿去定个型,不然今天忙不完了”,苏玉朋答应道,“行,那我跟他们沟通一下,咱们四点半到”。
时间:下午4:00;坐标:疾控中心大院
郭强拉着物资马上到,苏新霞主任也通知所有人员下楼帮忙。车缓缓的驶入,仿佛自带光环,因为它是疾控人工作的武器。苏新霞点数,几名男同志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女同志们两人一组开始抬,不用指挥,井然有序。有人问了郭强一句,“去郑州啥样?”。“啥样?下高速不让下,说咱手续不全。妈呀,沟通了半天。物资装好了,饿得很,想着吃碗郑州烩面呢,都没开门,最后吃了个汉堡包,更扯的是,饮料加冰!”,郭强说:“算!算!算!赶紧回吧,累的头晕!”
时间:下午4:30;坐标:xx宾馆
第一组继续到市中心医院采样取标本,给疟疾定型。第二组到宾馆消杀,带上两大桶消毒水,以及一些基本物资就出发了,路上听说,虽然疫情不能耽误,但基本的消杀和取样检测,他们也不耽误,比如,昨天一个小区发生塌方,因为有动物尸体,街道害怕发生污染,就让疾控工作人员进行消毒。还有今天的疟疾。
到了宾馆,立即开始工作,室内、走廊、楼梯,不留任何消毒死角,秦盾满头大汗,真是看不下去的李霞,也背起大喷雾器喷了起来。回到疾控中心,天色已晚,疟疾取样的还没回来,等他们回来之后再消杀。下午的工作才能告一段落,但不是结束。
只要疫情不解除,他们的一级战备状态就要坚持,从1月19日到今天,全员无休假。个人的事都是小事,容不下任何的私心。万心投入战“疫”,一群人守护大局。他们虽不像白衣战士一样,第一时间奔赴抗击疫情的医护战线,但是,他们愿意在组织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在最重要的地方坚守。一起努力,我们要相信自己,经过洗礼,生命也才会更加有意义。
记者后记:疫情在前,责任在肩
做了一天的疾控人,莫名的身上有一种自豪感,全国所有确诊的病例,都是这样,通过他们的手一例一例,二次送检检测,确定的。说特别重要也不是,这是他们日常的工作,只不过现在疫情出现,他们更谨慎、工作量更大,他们没有人抱怨,反而一再叮嘱我,能不能再扩大一下宣传,让大家尽量在家呆着,这样才是爱国,跟我谈防护措施,谈坚定信心,谈储备物资的趣事,谈回家被当做病毒的尴尬。说他们不重要也不是,送检的样本,今天已经确诊是三门峡新增的一例,确实挺危险的。但他们明白疫情在前、责任在肩的道理,他们知道守护一方百姓的重要。最后,希望我们虽不是白衣天使,但一直身处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为家为国保护好自己。我们期待拨开乌云见彩虹。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崔军廷 通讯员 杨国良 白菁)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