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三门峡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灵宝市焦村镇将疫情防控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集群众之智、聚群众之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实行联防联控,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喇叭铜锣敲起来
“村民听注意,不要出门,不要扎堆,不要走亲戚……”
“预防疫病要戴口罩、勤洗手……”
焦村镇赵家村女支部书记每天拿着村喇叭在村里走来走去,边走边用村民能听懂的语言广播着;村组干部也都拿着铜锣拍着在巷道里广播着,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引起了群众的高度重视。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在焦村镇各村组之间都会有着村干部带着喇叭,敲着铜锣在村头巷尾用着本地方言向村民宣传着“出门戴口罩,谢绝走亲友”、“防控新冠肺炎三不、三多、三戴”、“戴口罩、勤洗手”等通俗易懂的防控小知识,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每天下来,嗓子是又干又渴,但是这个广播稿群众好明白、理解快、能记住、接地气。”赵书记嘶哑着声音笑着说。
“高手”空中消毒
“村子是不太大,但是170多亩土地,消毒起来很慢,很难面面俱到,就想着用这个玩意代替人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消毒液”。焦村镇东仓村书记薛保国边指挥着飞机喷药,边在按比例稀释着消毒液。
“先喇叭广播群众不要出屋门,你看5个小时全村喷射了一遍。”薛书记拍着手自信说道。
东仓村和西册村利用无人遥控机,在村庄上空向村里喷洒84消毒液。这种采用无人机消毒灭菌方式,不仅喷洒面积更广,而且喷洒均匀,还避免了人工消杀存在的交叉感染风险,可谓一举多得,目前有许多村都在普及应用这个方法。

监控“遥控”监督
“一组的群众杨丛林家属,你们几个不要扎堆,赶紧各回各家……”
“12组群众王红霞你出门没带口罩,先回去戴好口罩再出门…… ”
焦村镇万渡村驻村第一书记葛向阳利用村里的13个监控,建立了万渡村“千里眼”、“顺风耳”监控全覆盖系统。3名村干部轮流值班,利用监控适时“监督”村里群众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村里有群众扎堆或者出门不带口罩,值班人就通过村里大喇叭进行广播劝阻,或者在微信群里通知巡逻的村干部前去制止。

“这个办法很管用,村里群众觉悟越来越高了,每天点名提醒的群众越来越少”。葛书记自豪地介绍说,这个方法行之有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家亲群”威力大
“书记,我是3组纪晓峰家,要3斤豆腐、2斤韭菜……”
“主任,我是天谋,我需要2张豆皮和一带拉面……”

“收到了,统一回复,记下了,11点前到各自门口取自家东西。”纪家庄村书记边用笔在本上记者,边在在村里的“一家亲群”里大声说道。

连日来,焦村镇纪家庄村为了减少群众出门,在村里按照村南、村北建立了两个“一家亲”物资供应群,群众每天早上9点前上报各自需求,然后以村为单位,派专人到镇超市、邻村蔬菜大棚统一采购物资;物资运送到村后,由各巷道监督负责党员先锋、志愿者等进行配送,配送员在11点前将货物运送到户主门口,通过敲门即走或电话、微信的方式予以告知并嘱咐其及时收取,实现了货物配送“零接触”,防止疫情蔓延,方便了群众。(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崔军廷 通讯员 范萤娣)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