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叶县退伍军人董晓柯:一颗公心为民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首页 > 城事 > 正文

    日期:2020-10-30 16:23:56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平顶山讯(孙苗苗 通讯员 王梦琪)“你看新出生的兔仔长得多快,再过一段时间,就又可以当成兔出售啦。”10月30日,在叶县水寨乡桃奉村肉兔养殖场,看到党支部书记董晓柯,兔场负责人冯延兵右手提着一只小兔兴奋地说。
      今年35岁的董晓柯是水寨乡桃奉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已退伍多年,但还是能从他身上看出军人干练的气质和务实的作风。多年来,他凭着一颗为民公心,一股敢拼敢干的韧劲,带领桃奉村群众阔步走在小康路上。
      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同致富
      2002年,大专毕业的董晓柯前往浙江金华某部服役,2007年退伍回到家乡。2009年,不甘平凡的董晓柯离开家乡,到广州一家模具厂打工。随后,他又转战杭州,包过工程,做过学生管理。多年的打拼,不仅让他存下了一笔积蓄,更开阔了思路,为回乡发展打下了基础。
      2013年,心念家乡的董晓柯毅然放弃外地优渥的生活和工作,回到桃奉村,与朋友一起流转了近300亩地,成立了丰收金土地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精心的照料,科学的管理,让董晓柯的合作社平稳发展。
      “现在的合作社里,有13个贫困户是长期务工的,根据工作量,每天工资在40-100元之间。但是忙的时候,我这里最多一天用过120个人,每人每天100元钱,都是现结的。”董晓柯说。
      为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2017年,叶县推出生猪“千头线”生态种养扶贫项目。董晓柯看准时机,与朋友商量过后,建了两条“千头线”。在加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步伐的同时,更通过“千头线”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14年,董晓柯当选为村委会委员。2016年,担任桃奉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董晓柯便将乡村振兴放到了首位。
      2016年,他先与省盐务局下派第一书记杨斌一起商议,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160.8万元,在桃奉村建起了一座19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仅此一项,便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8万元。2017年,一座投资240万元的300千瓦光伏发电站再次落户桃奉村,每年为村集体又增加了5万元的收入。
      然而董晓柯并不满足,他觉得农村就应该扎根土地做文章。2018年5月,桃奉村以村集体名义成立裕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冬桃种植为主,发展乡村旅游采摘业。
      “我们以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80亩地,先种植一季高油酸花生,10月份收获后,就把我们的地租挣回来了。”董晓柯说。
      除了发展农业项目,村级集体还引进了假发、服装、铁艺制作、肉兔养殖等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还给村集体带来一定收益。
      整治环境,群众生活乐悠悠
      以前的桃奉村,除了一条主路是水泥路外,其他道路全都是土路。道路两旁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整个村子仅有十几盏钨丝路灯,每到夏秋季,飞虫爬满了灯罩,昏暗的路灯更是无法照亮道路,对于这样的生活环境,村民们更是怨声载道。
      董晓柯上任后,便着手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他先是购买64个垃圾桶,放在村子的各个地方,并动员村上的三名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300元钱,负责清理路上的垃圾。
      他还多次到乡里、县里进行协调,在村上新修了下水道,安装60盏路灯,铺设6200米的水泥路,并利用村室改造项目建起了新村室。另外,还利用省派第一书记每年发放的50万资金,扩宽主路,再安装50盏路灯。
      现在的桃奉村,平整的道路四通八达,无论大街小巷,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明亮的路灯遍布村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在提高村民们经济收入的同时,董晓柯也在思考着如何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从2016年起,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二,桃奉村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运动会。运动会有拔河、百米跑、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每次运动会,报名参赛的选手都有100多人,观众更是数不胜数。村庄运动会俨然成为桃奉村一年一度的盛会。
      “我将继续带领桃奉村的群众走新路、找出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把桃奉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谈起未来的发展,董晓柯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鹤壁市隆重庆祝首届企业家节
    上一篇:叶县任店镇:又到一年收获季 碧波百亩香芋绵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