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智能化场景下老人日常生活遇难题 国家出手了

    首页 > 城事 > 正文

    日期:2020-11-26 09:12:13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这几天“老人冒雨独自用现金交医保遭拒”、“老人用健康码难”等成为热搜话题。移动支付、行程健康码、网上预约挂号,尽管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尤其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这些便利反而成了一种不便。年轻人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的工资支取、水电缴费等业务,老人们因为诸多原因,仍愿意选择现场办理,这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就包括保留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郑州不少金融服务窗口已经把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结合。郑州银行纬五路支行零售部经理何丽娜说:“有些老人收到了银行短信,因为不确定是不是我们银行发的,专门赶过来咨询,我们会帮他看一下;还有一些在老人转账的时候,工作人员会特别注意,防止他们上当受骗,毕竟他们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不熟悉。”
      《通知》还要求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其中就包括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在各地实施扫码出行的当下,郑州机场针对老人和儿童开辟了专属通道,确保不能扫码的人群,出行不受影响。郑州机场工作人员程硕:“针对高龄、没有手机的儿童等旅客,郑州机场安检站设立了帮扶点,按照防疫要求,帮助入郑的老年人、儿童等旅客完成扫码、身份查验等防疫手续。”
      《通知》要求到2021年底前,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捷的智能化服务,同时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目前,河南省多所老年大学已经开始了智能手机应用教学。郑州市甲院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朝华:“老年人对智能机不熟练,现在扫码都不会。我们让老人反复地练习,也是想让他们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
      有资料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数字鸿沟”下这些掉队的老人,更需要全社会有温度的关怀。河南省社科院文献中心副研究员郭艳:“老年人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的规律和习惯,保留一些传统的服务设施,不要使老年人感觉到社会的孤立,社会包括每一个个体还是要营造一种爱老敬老的氛围。”大象新闻·新闻事业部记者 夏凊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河南正式入冬 郑州比常年晚9天
    上一篇:郑州市入选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