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周建松教授、高等教育信息化专家、麦可思公司副总裁周凌波博士等行业企业专家作了四场报告。报告从不同领域解读了优质校建设的政策与理论依据,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破解困难、走出瓶颈的路径与策略。

会员单位校领导结合实际分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信息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各具特色,亮点纷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勇军在发言中表示,党的十九大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超表示,要紧紧围绕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时代挑战,以“应用”为导向,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让课堂从线下走向线上,重点做好汽修专业“虚拟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互联网+翻转课堂”建设。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建波指出,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特色专业群。

最后,集团会员通过坦诚交流,形成了《三门峡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与生命力所在,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灵魂。学校要主动走近行业、走进企业、融入产业,主动融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 瞄准区域产业需要,改革培养模式;紧紧把握“产业链”“人才链”,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紧跟产业技术升级、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参与技术技能创新,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开辟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天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和技术技能支持,把高职教育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加速器。(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崔军廷 通讯员张楠)
(责任编辑: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