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11月3号,国务院批复决定明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对于加强医师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残疾人之窗】希望手记,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下豫西山区的普通村医——宁祥安。


“3毫米达不到手术的条件,也不需要碎石,多喝水。”
“我想弄点药。”
“这个不需要吃药。”在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镇城乡结合部,有个普通又特别的卫生室,开卫生室的是湖滨区高庙乡李家坡村的医生宁祥安。从三门峡市医院前来咨询的宁产峡也李家坡村人。宁产峡:“再问问,放心。我们是一个大队的。一直在这看病,在家时也是去他那看病。不需要就不花钱。放着医院都不去治,直接来这。”


医生首先医术必须过硬,宁祥安把陪病人随诊当做提高业务的一个法宝:“经常送病人去医院,我们在湖滨车站候车室,一待就是待一个晚上,住到旅社要掏钱,后来,慢慢条件好了,就住到浴池,浴池就5块钱10块钱,还能洗个澡。”
宁祥安艰苦惯了,也深知乡亲生活的不易:“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行医20多年除了没有考虑过,从中谋取点私利,免费看病的多了,这些年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了,比如妻子得癌症了,去世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我只能把帐,悄悄勾了就行了,咱也是贫穷中长大的,能帮一把算一把吧。”
上进之心,慈悲之心,20多年来,让宁祥安从一个毛头小伙历练成一个远近有名的大夫,几年前宁祥安不仅拿到了全科医师证,还取得了为数很少的执业医师证。
“你觉得是肚子涨还是口流酸水啊?”
“不涨,就是不想吃。”
“我再给你听听,气管炎,还得吃药,停几天复诊复诊。”
70多岁的宁巷周是个老病号,宁祥安隔三差五就要看看他。多数时间在城里生活的宁祥安,牵肠挂肚的是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和老人们,宁祥安疲惫而执着:“村里60岁以上的都建档,肝功能是啥他知道,肾功能是啥,心电图啊病人都能说清楚,别说大夫了。这些老年人,一个都不能落下。”【河南台记者 崔军廷 三门峡台记者 郭雪梅 通讯员 杨国良 侯青峡 】
(责任编辑: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