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涛副所长表示,在渑池设立的工作站已经开启工作模式,除正常的考察研究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化石修复等业务,为遗址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倪喜军博士说,今年,经过在南村多次的实地考察,还发现了遗址之外的古地貌和洞穴遗址线索,很快,将对这些地区全面开展调查等工作。


童永生教授说,我多次前往上河曙猿遗址做发掘工作,收获了很多成果,这个地方是中国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首次发现地,是非常重要的化石产地和研究基地,我们应当对该遗址加强保护。


黄学诗教授表示,渑池--垣曲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新生代始新世脊椎动物化石发祥地之一,中外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高等灵长类的曙猿化石,使该地区更加闻名于世。上河曙猿遗址又出土了“任村猴”化石,这类灵长类化石在地球上其它地区从未出现过,再加上这里出土的化石品种较多,储藏量极为丰富,因此,上河曙猿遗址是非常重要的哺乳动物化石点,它对研究生物演化和这一时期的地质变迁具有重大意义,在科学史上将留下重要篇章。

据了解,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外专家学者对上河曙猿的考古和研究,历经近百年,该研究所的顶级专家就有三代十多人接力参与。邓涛告诉记者,今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随着渑池工作站各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将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更大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

最后,记者一行还参观了中科院化石修复中心。(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崔军廷 通讯员肖伟)
(责任编辑: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