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上午11时许,郑州机场239号廊桥下南侧,停着一辆长方形的客车车厢,玻璃均为深色,白蓝车身上写着“郑州机坪驿站”,此时,239、240和241机位没有客机进出港,机场客机坪的气温已经达到40摄氏度。河南省机场集团物业公司机坪保洁部女员工丰杰一按车门就登上了车厢,车厢内则是凉爽世界:气温只有22度上下,共有14个座位,每个座位下都有一个插座,驿站内配备有电视机、饮水机、充电设备等,隔音效果较好。
随后,来自郑州机场机务部、河南省机场集团物业公司、货运公司的6名工作人员头上冒汗,有的工装已经浸湿,有的脸晒得通红,也相继来到机坪驿站临时休息、续水,为对讲机、手持终端等设备充电,不到几分钟,头上的汗没有了,茶杯里的水也续慢了,慢慢喝水补充,脸色也变得正常。
几分钟后,一架客机开始缓缓向外推出,穿着长袖工装的丰杰走出郑州机坪驿站,沿着飞机推出的方向开始巡视地面,她的工作主要是发现并处置外来物(FOD)。巡视地面时,她必须一直低着头并向两边张望,一旦发现拇指大小的物品,就立即弯腰拾起,一直巡视前行了20米左右开始返回,还好,这次是“空手而归”,丰杰说:“没拾到FOD,这是我最高兴的事。”
丰杰工作近10年了,她介绍说,自己负责239、240和241三个机位FOD处置工作,平均每天要走2万多步,夏天越是三伏天,就要穿长袖工装和厚鞋底的运动鞋,因为天太热,如果穿短袖衣服,脱皮会很严重,特别是地表温度太高,鞋底稍薄一些,就会烧脚。“往年三伏天,没有飞机的时间,我们就在廊桥下临时休息一下,喝水等问题都要跑很远的地方,真是热得没地方去。今年夏天,河南机场集团给郑州机场配备了机坪驿站,这是我在机场上班近10年的第一次享用,里面非常凉爽,只要没有航班,我们都会来这里休息、喝水、充电、吃饭,非常受欢迎。”
11时20分左右,郑州机场机务部两位年轻勤务杨靖北和任瑞峰正要向位于239号廊桥下的机坪驿站去休息,两位小伙的脸都晒得黝黑,头上挂满汗珠,240机位上的电子显示屏上开始显示着“A320”字样,杨靖北和任瑞峰立即返回,边走边戴上黄色防噪声耳塞,开始忙活起来。
杨靖北说,他已经在勤务上干了四年。四年前,大热天,我们只能够在廊桥下临时休息,热得难以忍受。今年入夏以来,平均每天接送近20个航班,自从有了机坪驿站,机务人终于有一个凉爽驿站。
据郑州机场负责人介绍,进入暑运以来,郑州机场客货运日渐繁忙,日渐起降超过600架次,机坪每天都有不少员工冒高温保障航班,这些幕后英雄用自己的汗水保障了一架架飞机安全起降、确保了一个个旅客快捷地出行。关爱民航员工是民航大系统重要的一环,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河南省机场集团为了让一线的机坪保障员工能够在炎炎夏季有个休息驿站,今年投资数百万元定制了一批专用车厢,首批10台已经在郑州机场机坪上使用,每个机坪驿站平均每天有数十人次的机坪保障员工在里面临时休息、避暑。(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