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孙苗苗 聂娇娇 通讯员 杨振宇 马玉蕾)“完成4套精品民宿建设,打造10家标准化写生宾馆,建设完善写生基地的合作化管理机制……随着一项项工作稳步推进,昔日的国家级贫困村三合村,正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嵩县供电公司的霍正伟是三合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牢记国网洛阳供电公司和嵩县供电公司两级党委“克服困难,多想办法,全力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好”的要求,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记在心里,落在实处,顺利地帮三合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得到了三合村两委和村民们的普遍认可。
用心呵护贫困村,写生旅游产业“萌芽”
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地处伏牛山深处,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也是嵩县供电公司的定点帮扶村。
在国网洛阳供电公司的具体指导下,2015年10月,嵩县供电公司职工霍正伟因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愿意担当奉献,被选派到三合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刚到三合村,霍正伟跑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调研村子现状,登记贫困户致贫原因,建立贫困户“一户一卡”档案,编制精准到户扶贫方案。在他的协调下,三合村完成了电网改造,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冯亚珂是从三合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他毕业后在外开画室,由于学生要经常外出写生,他想到了自己山清水秀的家乡。于是,他放弃在城市打拼的机会回到三合村,把自家的房子改建成了写生宾馆,专门接待写生学生。
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决定接待能力。冯亚珂的举动,帮霍正伟打开了工作思路。

2016年5月,霍正伟向嵩县供电公司打报告,将三合村原有的3台变压器增加到9台,整村线路也重新规整翻新。他还主动上门,帮冯亚珂的写生宾馆改造电路。
很快,冯亚珂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的写生宾馆正式营业,靠着前期在外工作积累的资源,仅一个夏天,冯亚珂的农家宾馆就接待了1300多名从全国各地涌来写生的学生。
“手绘小镇”名声越来越响,村民日子越过越美
写生宾馆生意火爆,冯亚珂和霍正伟都在盘算着下一步改咋做。冯亚珂想的是怎么扩大规模,打造写生基地,形成区域品牌效应;霍正伟想的是如何让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共同脱贫致富。
“发动村民们一起干,将三合村打造成‘手绘小镇’”。冯亚珂和霍正伟一拍即合,他们的想法也得到村两委和乡党委的支持。
从2018年开始,三合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在已经运作的写生基地的基础上提升影响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重点打造“手绘小镇”,发展乡村旅游业。

在霍正伟和村干部的动员下,村里的家庭宾馆从最早的1家发展到25家。来写生的学生越来越多,村民挣钱的路子也越来越宽:在农家宾馆当厨子,一个月少说能拿个四五千块钱;就是坐在家门口给学生当模特,一天也能挣个百十块……
“手绘小镇”名声在外,除带动餐饮、住宿的发展,还带火了花生、谷子等特色农产品,一些村民即便暂时没能力开家庭宾馆,也能在农产品上挣到钱。

如今,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三合村以打造伏牛山写生基地为目标,新建了写生广场、写生亭、写生展示墙,修复了明清旧宅和传统手工作坊,2018年还被列入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数据显示,2018年,三合村共接待写生人员1.5万余人次。截至去年年底,三合村各项指标均达到贫困村脱贫摘帽条件。
霍正伟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黄庄乡党委、三合村两委和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在2018年河南省电力公司召开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会上,他从18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河南省电力系统“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