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 小果实,大文章。西峡县重阳镇有野生猕猴桃10.12万亩,占比全县该资源39.7万亩的25%。小小猕猴桃,除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外,还是珍贵的野生植物标本和天然的猕猴桃基因库,具有科学研究、标本制作、旅游观光、培植物种等作用,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阳光产业。
野生猕猴桃资源珍贵,价值高。重阳镇的野生猕猴桃分布广、面积大,其中下街村的梅家峪,是一处两万亩规模的野生猕猴桃基地。今年年初,重阳镇党委、政府都组织力量对野生猕猴桃基地进行割杂去蔓、松土施肥、喷打石硫合剂等,抓好春季管理,并多方筹集资金,开发产业深加工项目,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基地满目苍翠,硕果累累。
重阳镇野生猕猴桃无论品种、数量,还是生长历史,都有着其它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被誉为猕猴桃天然基因库。以前曾到此考察的新西兰猕猴桃专家更是掷地有声:“重阳的野生猕猴桃,世界第一!”
重阳镇山坡面积广,土质肥沃,气候适宜,为野生猕猴桃的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重阳镇共有20多个大小不等的野生猕猴桃基地,其中下街村梅家峪的野生猕猴桃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管护最到位,满山的野生猕猴桃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金娃娃”,在梅家峪,猕猴桃一项每年的经济效益,占比群众总收入的60%以上。
重阳镇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基地进行人工建设。在技术管理上,不惜重金聘请县猕猴桃专家常年进行技术指导,还定期聘请西北农林大学的教授现场公关;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农户割杂去蔓、追施有机肥,既保护了野生猕猴桃物种很好地生长和繁衍,又保证了果品的质量和数量;建梅家峪野生猕猴桃生态自然保护区,并配备专业的护林队伍,以及严格的巡山制度,坚决杜绝毁林、抢青;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修建了6条进山生产道路、小型水利设施两处、管护房屋三处5间。
多年来,重阳镇围绕得天独厚的野生猕猴桃资源,搞好品种繁育,做好基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实脱贫攻坚大文章。与华邦公司、果然风情等多家县内外企业联姻,对产品进行就地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其附加值;先后引资6000多万元,帮助加工企业新上了猕猴桃果粉、果汁、罐头等生产线,使猕猴桃经济优势不断凸显,从而解除了果农的后顾之忧;在对野生猕猴桃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基础上,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企业和大户承包、农民广泛参与的模式,大力发展人工种植,如今全镇已高标准发展猕猴桃3.6万亩,政府投入资金对园子进行水利配套,成立猕猴桃技术服务队,定期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目前,重阳镇的人工猕猴桃园亩均产量达6000斤,亩均效益一万多元,成为该镇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与野生猕猴桃相映生辉。(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华中强)
(责任编辑:田哲)